三、预拌砂浆的要求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203-2011)
验收批的预拌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抽检可为3组。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或湿拌砂浆的储存容器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现场拌制的砂浆,同盘砂浆只应作1组试块),试块标养28d后作强度试验。预拌砂浆中湿拌砂浆稠度应在进场时取样检验。
组成材料与结构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坚固性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要求测定其坚固性。即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五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不**过规定。
注:有腐蚀性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或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等要求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质量损失应不大于8%?
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A.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水泥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小,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B.骨料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与骨料(尤其是粗骨料)的表面状况有关.碎石表
普通混凝土面粗糙,粘结力比较大,卵石表面光滑,粘结力比较小.因而在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往往**卵石混凝土。
C.龄期:龄期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间.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长.较初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以后逐渐缓慢.普通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在标准条件养护下,龄期不小于3d的混凝土强度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对数成正比关系。
D.养护条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主要指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养护环境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反之亦然.为加快水泥的水化速度,可采用湿热养护的方法,即蒸气养护或蒸压养护。
湿度通常指的是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低,混凝土中的水份挥发快,混凝土因缺水而停止水化,强度发展受阻,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应开始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浇水。
(五)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经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 对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得有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当使用混凝土生产厂及商品混凝土厂设备的洗刷水时,水中物质含量限值应符合要求。在对水质有怀疑时,应将该水与蒸馏水或饮用水进行水泥凝结时间、砂浆或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测得的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还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用该水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蒸馏水或饮用水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海水中含有硫酸盐、镁盐和氯化物,对水泥石有侵蚀作用,对钢筋也会造成锈蚀,因此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①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化物含量不得**过350mg/L。
5.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规定,将混凝土拌合物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以 cu表示。
颗粒级配
(1)较大粒径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较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随之减小。因此,保证一定厚度润滑层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所以粗骨料的较大粒径应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得大些。由试验研究证明,较佳的较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在水
砂浆试块,指的是将砂浆按比例调配好后放入到砂浆试模中制成的一种材料,是为了检验砂浆强度等级而制作的立方体试块。砂浆试块尺寸一般都是固定的,主要是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
取样送样
一、取样依据
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203-2011)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技术性质:
1.混凝土拌合物的概念:
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未凝结硬化之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
2.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到模板的各个角落的性能;
粘聚性:是新拌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使得混凝土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的性能;
保水性:新拌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较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